人民日報:實現樓市持續穩定壓力不小
■有專家認為,經過五年調整,1949點可以確認為階段底部,是“熊去牛生”的起點 ■2013年房地產調控成效的判斷標準應從追求“抑制房價”這一短期目標,逐漸過渡到追求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這一長期目標,政策措施也要作相應調整 ■業內人士預計,如果2013年房價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或許仍會有新的、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出臺。其中,房產稅的擴大試點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的政策 股市 大盤能否“熊去牛生” 底部是否出現 2012年國內股市呈“N”型走勢,上證綜指全年上漲3.17% 1月4日,承接去年末的凌厲攻勢,上證綜指收盤小漲,實現新年“開門紅”。 借助2012年最后一個月的大漲,A股市場最終得以避免年線“三連陰”。然而,這一年投資者過得并不容易。在指數的一波三折中,投資者的心情也在高低起伏。 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股市呈“N”型走勢。一季度股市出現反彈,但未獲得實體經濟支撐,隨之股市在二、三季度出現大幅回調,四季度經濟企穩回升,市場于12月份觸底反彈,當月大漲14.6%,并成功使上證綜指年線翻紅,全年上漲3.17%。 回顧這一年,“底部之爭”是貫穿始終的話題。 爭論源自形勢的錯綜復雜。從積極方面看,隨著市場的調整,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已越來越清晰。截至2012年11月末,滬深兩市平均市盈率為13.25倍,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市盈率更在10倍左右,股息率達3.05%。這些指標都明顯優于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水平。而不利因素方面,國際經濟形勢復雜,歐洲債務危機難言了結,國內經濟受轉型和周期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發展面臨挑戰,這些都對股市構成下行壓力。新股發行、限售股解禁等,也對供求平衡和市場信心等產生一定影響。 在這場爭論中,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無疑是焦點人物之一。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李大霄就堅定認為,A股市場正在構筑重大底部,優質藍籌股則已提前進入“春天”。然而,當市場逐級下滑,上證綜指甚至一度跌破2000點時,他的觀點也備受質疑甚至嘲諷。直到12月,市場大幅反彈,尤其是銀行、保險等藍籌股強勢崛起后,李大霄的“底部論”才又重新引起許多人的審視和思考。 當201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結束時,李大霄對記者坦言,2012年是他從業以來壓力最大的一年,好在扛了過來。經過五年調整,1949點可以確認為階段底部,是“熊去牛生”的起點。 回升能否持續 雖然股票供應壓力不小,但資金“活水”的開拓也有亮點 盡管近一個多月的強勁反彈讓市場信心大振,但對于回升動力有多強,能否有持續性,市場仍然存在分歧。 宏觀經濟方面,2013年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有望延續,但也面臨不少挑戰。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有望小幅回升,出口受全球經濟放緩和歐債危機影響可能仍將持續疲弱,投資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天弘基金研究人士認為,從制造業投資來看,近兩年工業利潤率的回落是限制明年制造業產能的重要因素,同時考慮到明年仍是轉方式的重要一年,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工業產能已經偏大,故而在政策上預計也不太支持對明年制造業投資的再次放大。因此,2013年制造業投資小幅放緩的概率較大。 城鎮化是本輪市場反彈的一條重要主線,很多券商都認為城鎮化主題將會貫穿整個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依然要靠基建拉動,今年基建投資受益于城鎮化有望好過去年。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城鎮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客觀規律,只有合理利用資源,有效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才能使城鎮化更加合理。城鎮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需要一個過程,投資者對此需要適當降低預期。 市場供求能否保持平衡,是影響股市走向的重要因素。2013年全年涉及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近800家,合計解禁市值按目前價格計算超過2萬億元,同比增加約七成。雖然絕大部分限售股解禁后并不會減持,但這一解禁“洪峰”對市場會造成多大沖擊,還需要觀察。近三年來,新股首次發行融資規模逐年減少,但仍是不少投資者心頭的一個“結”。去年7月后,IPO節奏明顯放緩,近幾個月基本已停止。新股發行何時重啟,對市場影響有多大,也是個未知數。 雖然股票供應壓力不小,但資金“活水”的開拓也有亮點。去年末,證監會表示,將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涉足公募基金領域。此舉可以利用這些機構在資金、渠道、客戶、投研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吸引各類資金進入市場。此外,QFII進入的步伐也在“快馬加鞭”。數據顯示,去年8月以來,QFII賬戶的建倉速度明顯加快。 樓市 房價能否繼續平穩 回暖延續 至少在2013年一季度,樓市回暖的趨勢還有望延續 元旦小長假期間,北京新建住宅簽約863套,二手住宅簽約181套,合計簽約1044套,同比2011年元旦三天的成交量上漲了83.2%。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至少在2013年一季度,樓市回暖的趨勢還有望延續,但總體仍將保持穩定。從數據上看,無論是全國還是主要城市的住宅銷量,同比均呈現明顯回暖跡象。 但由于存量仍在高位,庫存消化速度有限,房企的拿地規模和開工速度并未出現同比例的提升。這反映出開發商在目前的經濟和政策環境下,對未來市場走勢的判斷并未十分樂觀,仍保持了相對謹慎的態度。體現在各房企近期的經營策略上,在供應、定價方面總體傾向平穩。 住房需求的釋放則與房地產調控息息相關。近期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工作會議,都傳遞出繼續堅定不移搞好房地產調控的聲音,并且限購、限貸這兩大核心政策還將繼續實行。調控政策的常態化已經被市場廣泛認可,這意味著投資投機性需求仍將得到有效遏制,整體住房需求釋放仍以剛性住房需求為主,會比較穩定。因此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的概率不高。 在判斷今年房價難以出現暴漲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推動房價上漲的因素仍然存在,要實現樓市的持續穩定,矛盾復雜、壓力不小。 市場面上,從近期部分開發商公布的2012年銷售數據看,多數達到或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銷售計劃,同時資金壓力也大大緩解。這使得開發商以價換量的動力不足,因此降價促銷力度明顯減弱。 供求面上,由于前兩年樓市成交低迷,導致土地市場持續冷清,開發商拿地不積極。從整個2012年全年數據看,房地產投資增速和新開工面積同比都有所下滑,這將對未來市場供應產生一定影響,在一些區域可能形成新一輪的供不應求。更為尷尬的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土地價格和溢價率都明顯上漲。土地供應少、地價成本高,開發商的定價也會水漲船高。 部分城市實施的住房限購,作為一項行政措施,在短期內起到了明顯效果。但隨著調控的持續深入,限購等行政手段的負面作用將會逐漸暴露。受限購影響的住房需求越來越多,有可能加劇市場潛在的供求不平衡。從近兩年的調控實踐看,信貸政策成為影響樓市的關鍵政策。如果2013年信貸政策進一步寬松,住房需求入市的步伐會繼續加快,供求矛盾帶來的壓力也會更加突出。 政策面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的決心被反復重申,但并沒有出臺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相關信息對市場的影響也在減弱。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日前強調,當前一些地方有放松調控的情況出現,一旦因放松調控導致房價過快上漲,住建部和監察部將對其進行約談甚至問責。并表示有關部門始終緊盯市場變化,研究相關政策儲備。業內人士預計,如果2013年房價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或許仍會有新的、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出臺。其中,房產稅的擴大試點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的政策。 穩定預期 加快構建“穩定可預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體系 近期市場出現回暖,人們對房價暴漲的擔心立刻多了起來。這說明盡管嚴厲的調控政策已經持續了3年,但一些城市住房供應不足,尤其是適合剛需的普通住房供應不足等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促進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尚未形成。在樓市調控任務艱巨的情況下,2013年房地產調控成效的判斷標準應從追求“抑制房價”這一短期目標,逐漸過渡到追求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這一長期目標,政策措施也要作相應調整。 在近期舉行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首次提出,2013年要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系統配套、科學有效、穩定可預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體系,并強調“逐漸以市場手段代替行政措施”。 專家認為,要構建“穩定可預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體系,關鍵是要在完善住房市場機制的層面下功夫。下一階段的調控,應在堅持住房市場化基礎地位的同時,改革創新市場運行機制,充分激發市場的競爭活力。比如形成多元化的住房用地供應主體,減少賣方壟斷。降低單宗住房用地規模,削弱開發企業單個項目的區位壟斷優勢,加大競爭力度以形成合理的住房價格。 同時,要在發揮住房居住屬性的層面下功夫,在需求端完善信貸稅收等經濟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始終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在供應端依靠規劃手段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應比例,使其成為市場供應的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