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賽迪熱軋控制模型及質量控制系統打破國外壟斷
4月21日,濟鋼集團1700毫米熱軋廠一批厚度僅為1.5—1.8毫米的熱軋板卷順利下線。自去年7月實現批量生產以來,厚度2.0毫米以下薄板已成為濟鋼集團的主要創收點。兩年前,由于設備能力有限,濟鋼集團還不能批量生產2.5毫米厚度以下的鋼板,經過中冶賽迪集團總承包完成軋線裝備與控制系統的全國產化改造后,濟鋼集團彌補了短板,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國內熱軋控制技術市場被國外知名公司壟斷,多數鋼企未能完全掌握控制核心技術,導致建設成本居高不下、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困難。中冶賽迪集團瞄準市場需求、發揮技術優勢,歷時十余年,成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熱軋模型與質量控制系統。 中冶賽迪集團研發的熱軋模型與質量控制系統技術先進、適應性強、標準化程度高,能完成熱軋生產車間的全部控制任務,實現管控一體化;采用模塊化架構,經裁剪配置即可用于多種工藝布置形式的熱軋帶鋼生產線;集成大量工藝、控制、生產等技術,能適應各種工況變化,特別有利于新產品開發;可根據來料尺寸、溫度變化,動態修改設定參數,提高生產適應能力,保證成品精度和性能。 該系統成功打破國外封鎖,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力支撐了熱軋工藝技術和產品競爭力的提升。近年來先后在八鋼、濟鋼、寧鋼、燕鋼等新建或改造生產線投用。其中,濟鋼熱軋于2013年改造成功后,規格品種深度拓展,產品質量大幅提升,且無需經平整處理即可銷售或直供冷軋料,每噸鋼材成本降低70—80元。燕鋼熱軋2013年10月22日投產,全線熱試第一塊鋼,便實現全自動軋鋼,2014年產量355萬噸,超出設計產能(300萬噸),2015年月產量最高達38.9萬噸。寧鋼熱軋改造的全線自動化系統替換、調試僅歷時10天,并在一個月內達產,創造了國內熱軋改造新記錄,該廠2015年1月產量達到41萬噸,為2007年投產以來的最高產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