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跨區域規劃出爐 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探路
經國務院上月批準,日前,國家發改委在北京發布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個跨區域規劃,提出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至2020年的發展目標。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于合軍表示,區域一體化發展將為區域城市棚戶區建設和城中村改造提供了機遇,而通過戶籍、公積金等公共管理服務改革,將提供區域內無障礙流動條件,為區內居民就地城鎮化提供便利。 發改委介紹,該規劃的總體思路是構建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的多中心城市群,依托長江、滬昆、京九、兩廣“兩橫三縱”的交通軸線將區域內城市串聯起來,并促進比如咸寧-岳陽-九江、荊州-岳陽-常德-益陽等省際毗鄰城市組團發展。政府將通過引導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基礎互聯互通,區域內產業協同發展,生態文明共建,公共服務共享以及深化開放合作等內容落實規劃。 網易財經了解到,上述規劃提出了明確的量化指標,至2020年,區域人均GDP將由2014年的49700元提高到75000元,進出口總額從1020億美元提高到1900億美元,城鎮化率從55.5%提高到60%。實現區內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30年,將該地區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城市群。 長江中游將為內陸城市群探路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指,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的特大型城市群,區域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底,區內人口1.21億人,地區GDP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3.3%、8.8%和8.8%。 來自發改委的數據,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態勢良好,今年仍然有望保持9以上的增長速度。長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一個增長極,也是縮小沿海與內陸地域發展差異的一個突破口。 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表示,這份規劃由發改委花兩年時間完成,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目前是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的規劃,肩負著為廣大內陸地區城市群發展“探路子”的責任,以國家層面來推動,將為其他內陸還在發展培育的城市群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于合軍:打破城市利益藩籬最關鍵 于合軍表示,長江中游城市群將聯手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現代服務業集群和現代農業基地。而在城市群中,不同城市進行功能定位,定位準才能便于協同發展。 “我們搞跨區域的城市群規劃,并不只是簡單疊加,而是要突出各個城市的特點,對各個城市進行產業發展重點指導,既避免同質化競爭,又能協同發展。”對于如何避免內部競爭,他說,政府將在大的主導產權框架下進行產業細分指導,進行引導,比如哪些城市將以生物產業為重點,哪些將以光電產業為重點,以此形成上中下游的合理配套。 網易財經從規劃中了解到,長江中游城市群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其中,除了新能源等少數產業外,幾乎都是以武漢為龍頭城市,而相比之下,長沙市則較為側重現代服務業。 于合軍坦承,當前制約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最大阻礙是城市之間的利益藩籬,如何打破一直是中國各個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關鍵。但他認為,目前長江中游城市在這方面比較有基礎,武漢、長沙、南昌和合肥四個省會城市已經建立了會商聯動機制,每次都有明確成果,陸續簽署了一批綱要,在公共政策和服務方面進行改革,使得企業在區域內創新創業、普通勞動者在區域內自由流動提供便利。 編輯:孫正平 來源:網易財經 |
|